返回首页

寒食节和清明节的来历?

234 2024-03-09 01:13 admin

相传春秋时期,晋国公子重耳为了逃避迫害与一批大臣流亡在外。流亡途中,他们经常东躲西藏,缺衣少食,常常饿肚子。一天,他们到了一处人烟稀少的地方,重耳又累又饿,终于病倒了。重耳想吃肉,可随行大臣们找了半天,连一点吃的都找不到,更别提肉了。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,随臣介子推说找到了一块肉,并煮了一碗肉汤,端到了重耳面前。重耳喝完了肉汤,渐渐恢复了体力,大家又继续赶路。

这时,重耳发现介子推脸色苍白,走路一瘸一拐的。原来那块肉是介子推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来的。重耳知道了这件事后感动不已,流下了眼泪。

在外漂泊了十多年,重耳终于回国做了国君,成立晋文公。他重重赏赐了当初随他流亡的功臣,却唯独忘了介子推。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,而介子推却带着老母亲隐居到绵山去了。

后来,晋文公想起了介子推,立刻派人去请介子推下山入朝为官。可介子推说什么也不肯下山。这时,有人给晋文公出主意,说介子推是一个大孝子,只要派人放火烧山,介子推一定会顾惜老母亲而下山的。

就这样,晋文公下令让人放火烧山。谁知火光冲天,连树林都被烧尽了,也不见介子推出来。第二天火熄后,晋文公亲自上山搜寻。在一棵大柳树下,他发现了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,而他们已经去世了。晋文公大声痛哭起来,后悔不已。他亲手将介子推母子葬在绵山的那棵柳树下。为了纪念介子推,晋文公下令将放火烧山的日子定为寒食节,每年的这一天禁绝烟火,不生火做饭,只吃冷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