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首页

杨丽萍代言的粽子是什么牌?

106 2024-03-17 06:07 admin

一、杨丽萍代言的粽子是什么牌?

是潘祥记牌子的。

云南“潘祥记”于1941年由广东揭阳人潘光明在云南宣威创立,主要从事传统滇式糕点的生产经营和云南特色食品的研发推广。潘祥记奉“真材实料、诚信为本”的经营宗旨,所生产的滇式火腿月饼,以云南宣威火腿为主要馅料,并配以白糖、蜂蜜、用上等面料精制而成,具有油而不腻,咸甜适度、酥、松、脆、软兼顾,有浓郁火腿香味的特点。潘祥记工贸旗下产品有:滇式火腿月饼、鲜花饼、鲜花糕、鲜花茶点、蛋黄酥、粽子、鲜花糖酱、蛋卷、曲奇、蛋琪玛、麦片、芝麻糊、核桃糊、老婆饼、合桃酥等等云南传统特产食品。

二、出花园的习俗有哪些?

 “出花园”是潮汕地区特有的一种成人礼习俗,年满15岁的孩子要举行“出花园”仪式。因各地习俗不同,比如,有些地区只给女孩“出花园”,有些要用12种鲜花泡水给“出花园”者淋浴等等,所以现以揭阳市区为例,浅谈一些“出花园”礼节。  不再祭拜“公婆母”潮汕人认为,小于十五岁的孩子是生活在“花园”里的,由一对称为“公婆母”的神灵庇护着,孩子能不能长大成人,全靠这对神灵的恩赐,所以潮汕人对于祭拜“公婆母”向来很重视。生活在“花园”里的小孩子每年七月七要祭拜“公婆母”,以祈求健康成长;而出了“花园”的孩子已经不再在“公婆母”的掌控之中了,以后的七月七将不再祭拜“公婆母”了。  身穿新衣,脚着木屐,头戴“石榴”花  “出花园”这天,小孩子要穿舅舅送来的新衣,木屐,一般为红色。当然,现今很多繁琐礼节已经被简化,舅舅可以直接送红包给外甥(女),让孩子自己置办。并且,这天早晨,父母会让小孩子把一枝带有吉祥意义的“石榴”花别在耳朵上。  吃早餐,“咬”鸡头 这一天吃早餐,一般是凑齐八人,早餐有公鸡一只,甜品,青菜等各种拼凑成八道或十二道菜。就餐座位也是有讲究的,“出花园”者坐上正位,鸡头朝着他(她),由“出花园”者自吃,鸡头便成了他(她)的专利。其意义是,长大后能出人头地,兴旺发达。“出花园”者举箸之后,别人才可以吃东西,每一种食物都是这样。 当出花园者属鸡时,应该以鹅代鸡。  宴请亲朋好友,收送礼物这天中午,备办丰盛的午餐,宴请亲戚好友。席间,家人、亲人向孩子祝愿,赠寄美好的愿望。“出花园”前几天或当天,亲戚们都会前来送礼,或是红包或是礼物,礼物是给“出花园”主角的,但一般是由父母操办,进行回礼。  其他在揭阳,有一个说法,出花园这天,孩子不能跑太远的地方,甚至不能过桥。这一天,孩子只管玩、吃,不用做任何家务活,最后一次由父母宠着。为图个好兆头,孩子说的话,提出的要求,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,一般都不会被拒绝。

三、潮汕“出花园”的影响是什么?

又到农历七月初七———七夕节。在我国,农历七月初七是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,也有人称之为“乞巧节”、“七桥节”或“女儿节”。在这个以浪漫、智巧著称的日子里,潮汕还有另外一种独特的成人礼风俗———“出花园”。“出花园”是一个告别仪式,同时也是一个开始仪式,从此,孩子就算跳出了花园墙,告别了花香鸟语、天真烂漫、无忧无虑而又懵懂无知的童年,标志着他(她)进入了成年,真正踏上了人生之路。

潮汕人的成人礼

“出花园”是潮汕人为孩子告别童年而举行的一种成人礼。不论男或女,到了15岁(虚岁)这一年,孩子的父母就要筹办孩子“出花园”。

汕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、民俗学家郭马风说,“出花园”习俗在潮汕地区略有不同,有些地方只给男孩子“出花园”,没女孩子的份;有些地方要先求神问卜,获知没有“忌讳”“冲撞”,才能举行仪式,但在形式上总体是大同小异的。“出花园”这一天孩子要穿新衣,脚着红木屐。其仪式是将三牲果品合凑成四件、八件或十二件,陈置在俗称“胶掠”上,请出公婆神的神炉,由“出花园”的孩子跪拜,拜毕,以后就不再拜了。“出花园”的孩子要穿新衣,穿红皮屐,男孩要吃公鸡头,女孩要吃母鸡头或鸭头。澄海、潮安、饶平等地习俗要用12样鲜花泡水给“出花园”者沐浴,揭东、普宁、惠来等地要让孩子吃猪肠猪肚,俗称“换肠肚”。中午进餐时,备办丰盛的午餐,有肉、三鸟蛋,共十二道菜。青菜以厚合、青蒜等为主,其意是吃了厚合,“出花园”后处处“六合”;青蒜,长大后能算会除,聪敏伶俐;芹,是终身勤劳。“出花园”者的座位也是有讲究的,这一天,他(她)用餐坐上正位,鸡头朝着他(她),别人不可动熏由“出花园”者自吃,鸡头便成了“出花园”者的专利,其意是长大后能出人头地,兴旺发达。

“出花园”源自“乞巧节”

为什么选择七月初七“出花园”?郭马风告诉记者,潮汕有句俗语“十五成丁,十六成人”。古时经济落后,迫使少年人需提早走出家门,为家庭生计做出贡献。而选择七夕节举行这个成人礼,是源自“牛郎织女”的故事。在这个故事中,织女是天宫有名的巧女,人间妇女都在七月初七这一天晚上,趁她离开天宫与牛郎相见的时候,向她献上水果、凤仙花,乞求智巧,因此七月初七也是中国的“乞巧节”,选择这一天“出花园”,其寓意也在个“巧”字,父母指望儿女长大后,能出类拔萃,聪颖灵巧,成为栋材。但潮汕古代是否有过“乞巧节”。目前尚无资料可考。郭马风说,粤东地区的潮汕人与客家人均有“出花园”的礼俗,所不同的是客家人是在16虚岁时举办。

主角能当一天“”

来自揭阳农村的王先生回忆起给他带来美好记忆的“出花园”仪式时说,至今在他家乡,“出花园”仍然是一个非常隆重的仪式。王先生说,亲戚们都在“出花园”前几天来送礼,外婆、姑姑、姨妈等都送来一串生猪肉、八粒鸡蛋,还有一件新衣服。礼物是给“出花园”的主角的,父母一般都会把衣服收下,再收一点猪肉,两粒或四粒鸡蛋,其余的作为回礼返还送礼人。王先生说,现在很多都是直接包个红包,送钱由父母操办。“出花园”前一天,家里会杀鸡杀鸭,还要炊 条。在“出花园”那天中午,要办筵席,宴请家族中亲戚的孩子们。筵席上除了丰盛的菜肴,还有一个传统的主食,那就是煮 条汤,用鸡鸭汤煮的 条汤。受宴请的孩子都是还没有“出花园”的,受邀请而来的孩子们,都会很羡慕“出花园”的主角。因为作为主角,在这一天,有漂亮的新衣服穿,有一只鸡吃,可以无约无束,当前来家中陪吃的小孩的“”,想玩什么就玩什么,就是一整天不能踏出家门。

“出花园”习俗渐被淡化

随着时代的变化,“出花园”的习俗在潮汕大地上也发生了变化,有的地方依然按照着古时的仪式,但在城市里及部分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,“出花园”的习俗已经演化成一个简单的仪式,甚至是成为大人们大讲排场筵开酒席的借口。

市区的陈先生告诉记者,至今他已经出席了很多场亲戚小孩“出花园”而在酒店举办的宴席了,在这些宴席上,已经全然没有了以往“出花园”所必须的各种繁文缛节。而他自己15岁“出花园”时,因为自己是家族的长孙,特别不同,要回乡下办,在老家里摆了很多酒席,好多亲朋好友前来赴宴。爸爸妈妈还邀请了村里很多老人家。在那一天里,家里收到了很多的贺礼———鸡蛋。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,家里几乎天天有鸡蛋吃,水煮蛋、煎蛋、蛋粥、……到最后,一提到蛋,他都反胃了。

潮州成人礼——“出花园”

“出花园”是过去普遍存在的成年礼,是在孩子十五虚岁(实际上多只有十三周岁)时举行的标志着孩子已经长大成人的礼仪。现在好像潮汕有些地区已经没有了这项风俗。但是潮州大部分地区还是保留着的。

认为,小于十五虚岁的小孩子是生活在“花园”里面的,由一对称为“花公花母”(也叫“花公婆”)的神灵保护着(实际上是掌控着),这对神灵可以掌控小孩子听不听话,健不健康,也就是说小孩子能不能长大成人,全靠这对神灵的恩赐,所以对于祭拜“花公婆”向来是很重视的。生活在“花园”里的小孩子每年的七月七是要祭拜“花公婆”,以祈求健康成长;而出了“花园”的孩子已经不再在“花公婆”的掌控之中了,以后的七月七就可以不再祭拜“花公婆”了。

没有经过“出花园”的小孩子,是大人眼中纯粹的小孩子。犯了错(只要不是极端恶劣),大人总会以“还是孩子”加以理解和庇护,当然,也并不是说这个年龄段的小孩子就可以无法无天。这个年龄的小孩子如果不听话,父母是可以打骂的(当然是适度的)。而“出”了“花园”孩子就不再是孩子了。从此,父母会把小孩当大人看,一般不会再随便打骂了。别人眼中,也是大人了。小孩子也会慢慢开始学会自己严格要求自己。要是“出花园”后还淘气的话,大人多会说:“你以为你还小啊,你是出了花园的了,是大人了啦!”或“出了花园的人还这样,你羞不羞啊?”

“出花园”的仪式和寓意,具体到每一个小的地区会有细节上的不同,但原理(貌似用词不当,^_^,大家看得懂就行了)差不多。

大体情况是这样的:

选吉日。在十五虚岁到来的前一年年末,家里的母亲就要为将要“出花园”的小孩子问个吉日,吉日多选在正月初到元宵节,三月,五月,七月,最晚不可晚于七月七。

沐浴。到了“出花园”的吉日的前一天傍晚,母亲就要给孩子摘取十二种带有吉利意象的“鲜花”(实际上是叶子,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还是叫做鲜花)浸在水里让孩子沐浴;这花颇为讲究,每种只取新鲜叶子三片,自摘取之时起要置于高处,不可跌落。

穿新衣。沐浴之后,要全部换上外婆送来的新衣服(衣服多是带有吉利的暖色调的,比如红色),穿上红色的木屐(没有买到木屐的可以用红色的鞋子代替),并且从沐浴这一刻起到第二天吉日完成仪式,是不可以走出家门口的,也不可以见到陌生人。这对于原来整日在外边打滚的小孩子而言还是颇为难受的啊。也许这也正是这个规定的意义所在。当然,这也是一个可以随心所欲地支使兄弟姐妹给自己干活的日子。记得雁子的哥哥“出花园”那天就没有忘记折腾折腾我这个妹妹,隔个几十分钟就叫我出去一趟买点零食;当然,雁子出“花园”的时候也会来个小小的报复的。扯远了。

祭拜。时间是半夜或是清早(依吉时而定),孩子的母亲要在床的中央放上一只浅沿的大笸筐,用米筒装上米当香炉,前面摆上十二碗甜薯粉圆(样子类似广州的西米),其上放置猪肝等一系列东西,十二盅豆酒,和一些糕馃,三牲(鱼、猪头、三鸟),上三炷香。据说男孩子的三鸟是一只公鸡,女子供的是母鸡,是否如此具体不详。祭拜之时,母亲要在孩子身边祈祷,据说其中当有“阿孥长大成人”之类的话语,想必都是差不多这类的了。

祭拜过后的早餐多是一家人就餐而已,出“花园”的主角坐上座,举箸之后,别人才可以吃东西,每一种食物都是这样。

筵席。当日中午,一些人家,尤其是家里的大孩子或男孩子出“花园”的,会大宴宾客。因为主角是不能见到陌生人的,所以所谓的大宴宾客,其实也就是亲朋好友。我们知道,古时坐席的座次是极为讲究的,尊卑、长幼、主客,都马虎不得的;然而这一天,上座的必定是主角,哪怕入座中有爷爷辈分的长辈也如此,叫做“坐大位”。这一天多会有邻居笑问孩子:“阿弟/妹,你今日坐大位啊!”。小孩子往往会怪不好意思的微笑点头。

大概就是这样子。过了这一天的孩子就长大了,要学会做人,学会处事,也慢慢开始得到别人的尊重……

四、揭阳好玩的地方有那些?

揭阳市好玩的地方有:

市外桃园。园内有飞越丛林,马丁车,悬崖秋千等好玩的,环境优美,空气清新。

望天湖,湖光山色,鲜花盛开,还有动物园等。

五、哪有礼品包装店?

可以包装礼物的地方有很多。你可以就近找一家礼品店,鲜花店,水果店。这些店铺都会包装礼品。

一般卖礼品工艺品的商店都提供有偿包扎礼品。他们缎带、礼品纸,包装纸,蕾丝包装纸,一应俱全,是包装礼品的最佳选择。就是价格会比较贵一些。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,要求他们给你包装一个新颖别致的礼品包装。

卖鲜花的店花店,也可以包装礼品。卖鲜花的花店。本身就需要包扎鲜花,所以店里有包装纸,缎带等各种包装礼品的材料。你也可以让他们包装礼品。

其次还有水果店。水果店因为要有送礼的。水果蓝包装,所以店里也会备有包装纸和缎带,你也可以让他们包装,缺点是水果店的店员包装礼品比较业余,可能包装的并不好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