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首页

菖蒲盆景种植及栽培技术(菖蒲盆景种植及栽培技术与管理)

833 2022-11-21 01:13 admin

1. 菖蒲盆景种植及栽培技术与管理

菖蒲的生长环境

菖蒲生于海拔1500~1750米以下的水边、沼泽湿地或湖泊浮岛上,最适宜生长的温度20~25℃,10℃以下停止生长。冬季以地下茎潜入泥中越冬,喜冷凉湿润气候,阴湿环境,耐寒,忌干旱。

菖蒲的繁殖方法

1、播种:将收集到成熟红色的浆果清洗干净,在室内进行秋播,保持潮湿的土壤或浅水,在20℃左右的条件下,早春会陆续发芽,后进行分离培养,待苗生长健壮时,可移栽定植。

2、分株:在早春或生长期内进行用铁锨将地下茎挖出,洗干净,去除老根、茎及枯叶、茎,再用快刀将地下茎切成若干块状,每块保留3~4个新芽,进行繁殖。

菖蒲的盆景制作

1、配土:菖蒲栽培以富含腐殖质的壤土最佳,砂质土壤生育亦良好,培养土需经常保持湿润,小盆栽盆底可垫1水盘,以保持水分。

2、栽植:菖蒲的栽植深度一般以保持主芽接近泥面为宜,同时灌水1~3厘米。盆栽菖蒲应该选择不会漏水的盆,内径大概在40~50厘米,并且盆底需要施足基肥,中间挖穴植入根茎,生长点应露出泥土面,加水1~3厘米即可。

菖蒲的盆景养护

1、浇水:菖蒲喜湿润,忌干旱,日常浇水以保持盆土湿润为宜,但浇水过多,也易造成叶黄。

2、温度:菖蒲性喜温暖至高温,生育适温约18~28℃。

3、光照:菖蒲栽培处宜择半荫处,避免强烈日光直射,若能接受50~60%光线,生育自能旺盛而叶色柔美。室内摆饰择窗缘光源射入处,若生长势转弱,应即时移出室外,并接受柔和的阳光能恢复生机。

4、施肥:菖蒲在生长季节的适应性较强,可进行粗放管理。在生长期内保持水位或潮湿,施追肥2~3次,并结合施肥除草。初期以氮肥为主,抽穗开花前应以施磷肥钾肥为主,每次施肥一定要把肥放入泥中(泥表面5厘米以下)。

5、分栽:菖蒲越冬前要清理地上部分的枯枝残叶,集中烧掉或沤肥,露地栽培2~3年要更新,久植过于拥挤时应强制分株,换土后再栽植,盆栽2年更换分栽1次。

6、修剪:菖蒲越修剪叶越细是大家的共识,但是修剪次数也不易过于频繁,定期去除腐叶和黄叶,使之保持最佳的观赏效果。

2. 菖蒲盆景养护

石菖蒲在生长季节的适应性较强,可进行粗放管理。在生长期内保持水位或潮湿,施追肥2~3次,并结合施肥除草。初期以氮肥为主,抽穗开花前应以施磷肥钾肥为主;每次施肥一定要把肥放入泥中(泥表面5cm以下)。越冬前要清理地上部分的枯枝残叶,集中烧掉或沤肥。露地栽培2~3年要更新,盆栽2年更换分栽1次。

石菖蒲常在9~10月进行分株种植,即除去枯黄老叶后,将植株分为5~10个分蘖的小株,然后种植浇水。株行距30厘米左右,一二年可长成茂密的植株通。

石菖蒲种植以沼泽、湿地或灌水方便的砂质壤土、富含腐殖质壤土栽培为宜。

石菖蒲多用根茎繁殖:春季挖出根茎,选带有须根和叶片的小根茎作种,按行株距30cm×15cm穴栽,每穴栽2-3株,栽后盖土压紧。

石菖蒲田间管理,栽后生长期注意拔除根部杂草,松土和浇水,切忌干旱。并追施人粪尿2次。以氮肥为主,适当增加磷钾肥。在每次收获后,对保留的一小部分植株,稍加管理,2-3年后又可收获。

石菖蒲的病虫害防治,虫害有稻蝗,为害叶片,可用90%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防治。

3. 菖蒲盆景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

石菖蒲的养护要做到春迟出,夏不惜,秋水深,冬藏匿。告诉我们一年四季中石菖蒲的种养之道。

4. 菖蒲栽培种植技巧

菖蒲喜光,不管是地栽还是盆栽,一年四季都要多晒太阳,光照越足越好。平时保持养护温度在20-25℃,生长期保持盆中始终有水,每隔两个月追肥一次,冬季来临前,将植株地上部分的枯叶剪掉,清理干净。冬季植株休眠保持土壤微潮,不施肥,待来年春暖时分株换盆,重新栽种即可。

5. 菖蒲盆景用什么土栽

选草:

好菖蒲叶片油绿紧实,泛着淡淡的自然光泽,没有多余的斑点,这样的菖蒲健康无菌,也好供养。

选土:

菖蒲的土一定要能保水也能通水,透气性好而不干燥,品南株选择的是高通透性的赤玉土,暗红色、圆颗粒,是远古火山喷发后堆积的火山灰、火山岩和浮石堆积沉淀而成,含有花木养成的各种养分,被誉为种植盆栽的“万能用土”。

容器:

无菖蒲不君子,菖蒲是君子之草,自然要好盆来配,我们选择的是“远尘”的紫砂盆,泥料上乘、质地细腻、光泽油润,花与器相得益彰,尽显文风。且紫砂有着良好的吸湿排水性能,因为紫砂盆里不施釉,有轻微的吸水率,通气性良好,宜于花木生长。

准备工具:

选好草、盆、土之后,还要准备一盆清水、镊子、花铲等工具,之后就可以为菖蒲换盆了。

1、脱盆

先用小铲子沿盆壁划一圈,使原土与盆壁分离,然后翻转,让菖蒲和原土整体倒出,注意不要碰伤根茎叶片。

2、洗根

由于市场买来的菖蒲原土往往为普通土壤,性质一般,所以将其洗去,让菖蒲和新的赤玉土360度全面接触,才能利于菖蒲后续生长。洗根时,将菖蒲放在水盆内,轻轻洗去旧土。

3、修剪

洗根时如果遇到根须过多、过长,或者茎叶有发黄、斑点、腐烂等状况,则用剪刀将多余的根茎叶减去,使菖蒲更具生命力。

4、上盆

用铲筒从花盆中心倒入赤玉土,使赤玉土自然形成山丘状,然后将根须向四面分开,骑坐在小山头上,使根须和土壤充分接触。固定好菖蒲位置后继续加入赤玉土,需要时可以用镊子调整根须部位,使蒲根分散,即将填满花盆时,用镊子或铲子轻压土壤,使花盆内部紧实,在根须可以自由生长的状态下充分与土壤接触,利于菖蒲生长。

6. 菖蒲盆景种植及栽培技术与管理方法

我们想要种植茴香菖蒲的话,我们一般最好选择在春天的时候种植,其他的季节是不适合种植茴香菖蒲的,这个我们是需要注意的,我们需要准备一个透气性比较好的花盆

然后,我们想要种植茴香菖蒲的话,我们还需要准备一些营养土来种植,除了营养土之外,我们还可以选择使用砂土或者黄泥土种植,只是营养土更能成活,这个我们是需要知道的。

之后,我们想要种植茴香菖蒲的话,我们一般种植好后,需要适当的浇一些水,然后我们一般一周浇水3-5次就可以了,也不需要浇水太多了,以免导致其烂根,这个我们需要注意

7. 菖蒲盆栽种植方法

古言:菖蒲酒满劝人人,愿年年欢醉

菖蒲是民间传统的辟邪植物,特别是到了端午节,家家户户就会去沼泽地连根拔出,带到家放到大门上悬挂起来,然后用菖蒲泡酒喝很美味,从民间的一种辟邪习俗也演变成一种传统的文化,菖蒲已逐渐从原来的端午节使用到现在盆景,除了其原始的文化意义,还有一点就是其年年是绿色,所以深受人们喜爱。

说到沼泽地,大家就会想到有水的地方,在小时候,每到端午节,我们就要去沼泽地拔菖蒲,父母还会叮嘱我们小心点不要掉到沼泽地里面,因为沼泽地里面有水坑,掉进去之后,就很难爬出来了。回忆儿时的乐趣,真的是回味无穷无尽。

菖蒲喜欢生活在潮湿的土壤里面,而且周围是杂草丛生也能生长得很好,从这一点来说,养护菖蒲其实并不是很难,养护花草最首要的一点就是“效仿”其生长环境,从土壤环境、温度环境及生长习惯去进行养护,基本是没有问题的。

菖蒲在我们这边沼泽地就非常多,很适合生长在15-25摄氏度的环境,我小时候自己也种植过几次,生长也还好,就是叶片容易发黄,发芽缓慢,到了冬天就枯萎了,当时我是种植在我家的院子里面,从生长环境角度分析,就是土壤太过于干燥。

日常养护方法

菖蒲喜欢潮湿的土壤,土壤以腐质土壤为佳,长期保持有水分更好,施肥主要以氮肥为主,一般在20天左右施一次肥料,施肥的时候,不要直接撒在平面,尽量进行土盖施肥方式,避免浇水或水分把肥料带到叶根部位。

在虫害方面,菖蒲是很少被虫害的,因为它自身就具有防御虫害的功能,比如使用菖蒲捣碎之后,使用水分浸泡,然后可以利用菖蒲汁进行灭虫。

8. 菖蒲盆景种植及栽培技术与管理技术

石菖蒲在生长季节的适应性较强,可进行粗放管理。在生长期内保持水位或潮湿,施追肥2~3次,并结合施肥除草。初期以氮肥为主,抽穗开花前应以施磷肥钾肥为主;每次施肥一定要把肥放入泥中(泥表面5cm以下)。越冬前要清理地上部分的枯枝残叶,集中烧掉或沤肥。露地栽培2~3年要更新,盆栽2年更换分栽1次。

石菖蒲常在9~10月进行分株种植,即除去枯黄老叶后,将植株分为5~10个分蘖的小株,然后种植浇水。株行距30厘米左右,一二年可长成茂密的植株通。

石菖蒲种植以沼泽、湿地或灌水方便的砂质壤土、富含腐殖质壤土栽培为宜。

石菖蒲多用根茎繁殖:春季挖出根茎,选带有须根和叶片的小根茎作种,按行株距30cm×15cm穴栽,每穴栽2-3株,栽后盖土压紧。

石菖蒲田间管理,栽后生长期注意拔除根部杂草,松土和浇水,切忌干旱。并追施人粪尿2次。以氮肥为主,适当增加磷钾肥。在每次收获后,对保留的一小部分植株,稍加管理,2-3年后又可收获。

石菖蒲的病虫害防治,虫害有稻蝗,为害叶片,可用90%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防治。

注意事项

上盆和换盆:宜采用排水性良好的培养土栽种。如果植株叶丛已经挤满花盆,则可在春季换盆。